袁海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2月26日,在四川平昌县奥丽侬内衣厂车间,工人们忙碌于缝纫、裁剪、质检等工序,日均成衣产能达3000件,创企业新高。放眼全县,励华制衣、崇榜鞋业昼夜灯火通明,40余家鞋服企业开足马力冲刺首季“满堂彩”。
鞋服纺织产业,是平昌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平昌县借势消费升级,抢抓东部沿海鞋服产业西迁机遇,成立以县级领导为“链长”、县人社局为“链办”的鞋服纺织产业链条,通过“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版图,走出了一条“大集群+微循环”的鞋服产业突围之路。
据了解,平昌县人社局紧扣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坚持专项招聘推荐一批、劳务派遣保障一批、强化培训储备一批、规范用工稳定一批“四个一批”举措,提供人才推荐、用工指导、专场招聘、技能培训等个性化靠前服务,输送鞋服产业人才1400名,为鞋服产业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平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殷初阳带队在汕头市巴中商会与签约项目进行会谈
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平昌县对内勾勒“1+N”鞋服产业发展版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鞋服纺织产业科技园,整合各镇人才、设备等要素资源,集中释放乡镇产业发展澎湃动能。对外由链办单位统筹协调,两大招引专班携带“产业地图”和“要素清单”赴泉州、汕头等地开展“全域招商”,成功引进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12个,达成招商投资意向51个,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了产业资源的高效集聚与价值倍增。
“从萌生归意到投产运营,政府专班15天打通全流程,用工、资金保障一应俱全。”依琳服装负责人孙良翠讲述的故事,正是平昌“全域联动抓招商,顶格服务强保障”的生动注脚。
平昌县人社局通过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兑现援企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贷款贴息等惠企举措,为21家鞋服企业兑现资金176万元,全力护航产业发展。邱家镇通过组建服务专班,成功将闲置的村委办公区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厂房。响滩镇则创新性地推行“集体经济+家庭工坊”模式,有效带动当地人均月收入增加1800元,使得“归雁经济”真正开花结果。
平昌县自规、环保等部门实地查勘园区建设选址
如今,在平昌经开区,总投资5亿元的鞋服科技产业园正在拔节生长。据鞋服纺织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9家企业正式签约并缴纳了入驻意向金,同时,还有多家企业正处于积极洽谈入园事宜的阶段。全县6家鞋类企业、34家纺织类企业也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持续革新技术、扩大产能。这套产业建链方程式,正在秦巴山区书写着“传统产业不传统”的新篇章。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四川攀枝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警方通报:致1死4伤,伤者无生命危
-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涉及新质生产力、农产品价格……今日头
- 【期刊导读】伞状荟萃分析:HBV或HCV病毒感染显著增加肝癌风险
- 根据福建省委建议,许添龙被撤销政协委员资格
- 街拍:春风闹河街
- 复旦大学一博士后抄袭硕士论文被退站,要着力防范繁转简的低端
- 张新成上央视电影频道《光影新播客》体验主持角色
- 究竟为何?过火面积仅2平方米,却造成人员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