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湖南日报2月25日讯(文字/图片 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熊燕) 近期,气温较低,年过八旬的吴奶奶因腹部隐痛,直接贴了张一次性暖身贴(暖宝宝)在肚皮上。贴上后老人感觉肚子温温热热的,尽管没有灼烧感,结果还是出了状况,导致皮肤二度烫伤,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据悉,暖身贴贴了一天后,吴奶奶感觉肚皮有些疼痛,将暖宝宝取下一看,肚脐周围巴掌大的皮肤已被烫得通红,并出现大片水泡。在家涂抹了两天烫伤膏,皮肤虽然结痂了,但肚子越来越痛了,家人赶紧把她送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吴奶奶肚子结痂处按压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大片皮肤烫伤发红,考虑是二度皮肤烫伤并感染。
“暖宝宝不蛮热啊,老人自己也没有觉得烫,怎么就烫得这么严重呢?”吴奶奶的家人非常不解。
该医院老年病科十三病室副主任余慧表示,冬春季节冷空气频繁,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神器不可或缺,然而温暖的背后需要提防潜藏的危险——低温烫伤(身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暖身贴的发热原理,是其内部物质可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发生放热反应,产生约50—60℃的热度。这个温度看似不高,但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发低温烫伤,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病人、儿童等皮肤末梢循环差、皮肤神经不敏感人群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这类人群在使用暖身贴时更应谨慎。
余慧建议,不要长时间使用暖身贴取暖,更不要在睡觉时使用,以免在睡眠中发生烫伤;购买暖身贴时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量认证的产品,使用时要隔层薄衣,不可将暖身贴胶面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皮肤烫伤或过敏;使用过程中若感觉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就医。
余慧表示,一旦烫伤,冲、脱、泡、盖、送五个处理步骤非常重要。
烫伤后,应立即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凉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这样能迅速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阻止热力继续损伤皮肤、减轻疼痛;在充分冲洗后,小心脱下受伤部位衣物,不要强行撕扯,避免弄破水泡,加重伤势;将烫伤的部位放置于干净的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注意不可在凉水中加入冰块,或浸泡时间过长;使用干净的毛巾或无菌纱布、保鲜膜将烫伤部位盖上并固定,尽快送医院进一步处理。切忌使用“土方法”,在创面涂抹酱油、牙膏、蛋清、紫药水、香灰、泥土、蚯蚓等“外用药”会造成创面加深、感染等不良后果,同时影响医生判断。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财经早报】拟10派30元,又现大手笔分红
- 第41次南极考察丨中国首次在南极冰盖基于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
- 韩国在建桥梁发生坍塌已致3人死亡
- 甘肃网购也享以旧换新补贴啦!流程→
- 曾经火爆全网,如今部分停服,很多人都玩过这款游戏……今日
- 正月十五喜闹元宵·营商安全消防护航
- 一男子反复鼻出血,原来是6厘米长水蛭作祟!医生提醒:野外劳作
- 8只河狸2天建好捷克拖了7年的水坝,这河狸吗???今日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贴身使用暖宝宝,八旬老人皮肤二度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