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的美国之行几乎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他既未能说服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改变其立场,也在关税议题的协商中未能有所建树。回国后,马克龙似乎将一腔怒火倾泻到了俄罗斯身上,发表强硬言论并采取了严厉措施。然而,可能又担心过度激怒俄罗斯,他转而计划向俄罗斯派驻新大使,展现出对俄政策上的两面性手法。
马克龙在发表全国直播讲话时向世界宣告:法国将为欧洲国家提供核保护伞,强化防御姿态;他与英国携手主导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大量提供重型武器,以支持乌克兰的战争努力;他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直言不讳地指出“俄罗斯已成为法国和欧洲的威胁”,明确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
此外,马克龙还计划将欧洲扣押的俄罗斯资产变现,并利用这些资金为乌克兰的贷款提供担保,进一步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

坦白讲,马克龙的行为显然是不理智的,直接得罪了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超级大国。
马克龙怀揣统领欧洲的雄心,但面临的挑战可谓艰巨。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才是硬道理,而法国当前的实力尚不足以支撑这一宏伟目标。若单纯依赖核武器来与俄罗斯抗衡,结果恐怕不容乐观,毕竟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在导弹拦截技术领域,俄罗斯同样拥有远超法国的优势。马克龙虽然表现得颇为积极,但一旦不慎激怒普京,引发严重后果,整个欧洲都可能因法国的举动而陷入危机。
尽管特朗普对欧洲的价值持贬低态度,但他深知欧洲无法轻易摆脱美国的影响,因此,美国依然会紧握欧洲安全的命脉,牢牢掌控。然而,马克龙在这个时候,对美俄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他意在告诉美俄,不要忽视欧洲的存在。尤其是在涉及俄乌冲突的谈判中,欧洲的利益必须要得到照顾,俄美分赃,也要带上欧洲。马克龙的态度十分明确,俄乌和平协议必须考虑到欧洲的利益。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之前态度强硬并对俄罗斯发出威胁的小马哥,如今态度再次发生转变,转而向俄罗斯伸出友好之手,强调法国高度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为此,法国还派遣了新任驻俄罗斯大使。这位新任大使明确表示,他对于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充满了期待。
显然,马克龙在对俄罗斯采取强硬姿态的同时,又试图保持一定的外交回旋余地,不愿彻底决裂。然而,这种两面手法在俄罗斯方面并未奏效,梅德韦杰夫以一句简洁有力的话语,就让马克龙的策略显得苍白无力。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动态,刻意将法国总统马克龙(Macron)的名字修改为“Micron(微米)”,此举显然是对马克龙身高的一种戏谑与调侃。梅德韦杰夫写道:“‘微米Micron’本身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2027年5月后,他将永远消失并被遗忘。梅德韦杰夫此言虽无直接重创,却饱含深刻贬损之意,暗指马克龙一旦离任,其总统任期或将很快被人遗忘。

事实却也是这样。毕竟法国前总统们如萨科齐、奥朗德,在离职后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影响力大不如前,马克龙目前的趋势估计也难以逃脱这一宿命。同时,马克龙在其第二个任期内,面对诸多挑战,却鲜有亮眼的执政成果。街头游行罢工此起彼伏,国家各项改革进展缓慢,朝野各方矛盾空前激化,科技领域的发展亦不尽如人意。在此情形下,他仍扬言要领导欧洲与中美俄等国际巨头竞争,这不啻于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接受严峻的考验。
在政治上,马克龙的支持率大幅下滑,他在法国政坛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总统宝座几乎不保。

国家都没管理好,还想在国外惹事。访美时为了说服特朗普,马克龙一开始就亮出底牌,以中国为切入点,称美国当下的首要任务应是对中国加关税,借此劝说美国不要同时对中国和欧盟发动贸易战。马克龙想玩一出祸水东引的把戏,结果被特朗普扇了脸,顺带还把中国给得罪了。特朗普并未把马克龙的话放在心上。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美食冷知识丨这道美食,原来自古就会吃!
- 大熊猫福宝的丰容玩具里藏着美食!一起云探班
- 厦门警方通报
- 原始部落试婚习俗,你想去吗
- 新央企,总经理亮相
- 极目政情退休近4年,60后张奇被查
- 极目政情卸任河南省委书记后,楼阳生履新全国人大
- 事关公租房申请,济南发布最新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