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应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月1日起施行,该法首次明确对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的追索权不受时效限制。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由8章80条增加到8章101条,增加19条、修改75条,保持原有文物保护管理制度的稳定,也新增如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保护前置机制,修缮、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等。
同时,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首次明确对流失境外中国文物的追索权和有关程序,为中国开展文物追索返还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声明中国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记者3月1日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司法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全国普法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通知。(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哪些行为属于领导干部和稀泥?中纪委机关刊梳理三种具体表现
- 湖南省宁乡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喻亚军接受审查调查
- 陕西1月发生8起电动自行车火灾
- 每周吃1~6个鸡蛋,能活到九十九?真相出乎意料
- 仅55小时,立春以来贵阳平均日照时数为何偏少?
- 明明没有减肥,体重却下降了?医生:或因你无意做了这3件事
- 提前启幕的中超,究竟能否助力国足备战?
- 瞬间起火!关于加油站火灾,很多人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