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阔是西部――新时代青年扎根新疆的故事与启示

天高地阔是西部――新时代青年扎根新疆的故事与启示

知行看点 2025-02-28 热点资讯 40 次浏览 0个评论
天高地阔是西部――新时代青年扎根新疆的故事与启示

西部计划志愿者武婷婷(左)和同事交流工作。(全媒体记者史传芝 通讯员加尔肯别克・特尼斯别克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史传芝)青春不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随着西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构建,一支支青春力量如破土新苗,不断涌现。

在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上,在远离海洋的乌鲁木齐,一群群怀揣梦想与热忱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扎根于此,以脚步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用奋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孔雀东南飞”正在变成“俊才西部栖”

“如今,不仅仅是新疆的学子们希望回来建设家乡,正如宣介视频中所展示的那样,新疆已成为一个吸引五湖四海优秀人才的广阔舞台!”玛迪娜・居马力甫作为新疆引进人才代表,走进山东大学等高校宣讲时,话语铿锵。

玛迪娜・居马力甫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一名硕士研究生。2023年7月,通过人才引进入职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工作。

作为“过来人”,玛迪娜・居马力甫一直认为,求学是为了获取知识与开阔视野,而归乡则是为了践行理想与担当。入职新疆社会科学院后,这种责任感变得更加清晰,工作中,她发挥所学,深入实践,在学术研究上不断进步。

毕业季,奔向祖国西部。这样的选择,不只是发生在玛迪娜・居马力甫身上。一批批学子来到新疆,开启人生新篇章。

27岁的许靖南家在云南,2020年通过乌鲁木齐人才引进,进入解放北路街道青年路社区工作。近五年时间,他走近居民,不断学习,从“方言小伙”成长为居民信赖的贴心人。

青年路社区党委书记张茜这样评价他:“小许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最美好的模样――既有理想主义的激情,又有扎根基层的韧劲。他把‘靠谱’二字写进了每件民生小事里。”

家在安徽,到山东理工大学求学的冯傲毕业时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以青春之名,赴一场西部之约。服务仅一年后他就决定留在新疆,通过党政人才引进,留在乌鲁木齐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工作。如今,他在乌鲁木齐安了家,妻子也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这里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当前,超过7.9万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覆盖全疆,奋战在乡村振兴、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领域;一批又一批高校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走进各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仅乌鲁木齐,2011年就累计招募1640人;一个又一个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通过人才引进、企业招聘等方式投身于新疆各个领域发展……

曾经,广袤西部常年承受着人才流失之痛,外地人才引不来、本地人才留不住。如今,新疆大地上新风劲吹,“孔雀东南飞”正在变成“俊才西部栖”!

广栽梧桐洒甘露,引得凤凰栖

“自己培养的人才愿意留了,外面的人才也愿意来了。我们2024年招聘到40余名博士。”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人事处处长蒋慧萍话语中透着欣慰……

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与国家的政策有关。‘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及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让越来越多青年关注西部、选择西部、扎根西部。”达坂城区团委书记谢鹏鹏说,达坂城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自2013年成立以来,累计招录了11批73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最初的一批几个人到现在的一批一百多人,规模越来越大,服务期满留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提高西部计划志愿者续签率,鼓励和引导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在乌鲁木齐、留在达坂城区,达坂城区团委经请示达坂城区人才办同意,结合达坂城区工作实际,制定了达坂城区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才激励实施办法,通过提高补贴、发放考核优秀奖励等,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表达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西部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扎根西部,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为西部建设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国家政策带来机遇,新疆也以实际行动表达出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诚意。

开展“走出去”招才引智活动,设立了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创设“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天池英才”引进计划等重点人才计划,为人才解决购房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新疆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以更广的胸怀拥抱人才,以更优的平台成就人才,以更好的服务凝聚人才,让这里成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追梦圆梦的乐园。

结合实际,乌鲁木齐也研究制定了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乌鲁木齐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认定人才发放“红山英才卡”,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22项绿色通道服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出台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让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发展有空间,天高地阔是西部

新疆全力拓展“人才空间”,用心用情的双向奔赴,形成了强大的聚贤引力。

“学弟学妹们,来天山脚下干一番事业吧!今天的新疆,发展机会可多啦!”来自河南的姑娘武婷婷,2023年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现在她已经把这儿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时不时会向找她咨询的学弟学妹发出邀请。

为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导青年人才向西部流动、在西部扎根,有力推动西部人才队伍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如今,西部这片土地既积蓄了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后劲与潜能,也在日益成为“一带一路”面向世界开放的重要前沿,为青年人才扎根西部建功立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乌鲁木齐日益凸显的区位战略优势,正进一步夯实和强化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项举措,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积聚发展的新优势,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加快构建“5+2”现代工业体系的产业布局,都为“青年有为”开拓了广袤空间。

“初到达坂城区,我看到了这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也被这里的美景和美食征服。”武婷婷说,为了分享这份美好,她开始了自媒体创作,通过直播的方式,将新疆的美食与文化、乌鲁木齐的产业发展介绍给更多人。

作为一名豫剧爱好者,武婷婷在下基层服务的同时,不仅学习新疆舞蹈,也会表演豫剧,加强两地传统文化的交流。

现在,武婷婷的自媒体平台已有13万粉丝。“我很高兴能把开放包容、生机勃勃的新疆展示给更多人看。”武婷婷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了解乌鲁木齐,了解今天的达坂城,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扎根这里。

“我爱上了这片土地,会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武婷婷说。

怀一腔热血,赴一方热土。铮铮誓言,激荡人心;挺拔身影,向上生长。这闪烁的,是青春最美的光芒;这展现的,是人生最美的模样。

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将人生坐标锚定在西部,扎根于新疆,用青春热血、知识智慧去浇灌这片沃土时,不仅激发了祖国西部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自身也融入了时代的精神家园。青年在新机遇中相聚,为新疆注入新活力,助力其走向繁荣。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将见证并书写前所未有的青春华章。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天高地阔是西部――新时代青年扎根新疆的故事与启示》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