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天都塌了!病人用DeepSeek问诊后质疑我的治疗方案,气得我自己又查了一遍指南,才发现指南更新了……”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医学博主“孤芳自赏”的帖子引发关注和热议。
记者看到,截至2月27日上午,该帖获得近3万条评论,很多网友在评论中分享了自己使用DeepSeek问诊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而与此关联的“DeepSeek对医生的影响”话题热点关注人数超过260万人,其中也有医务人员表达了自己对职业的焦虑,调侃称“感觉自己离下岗不远了。”
用“Deepseek”看病靠谱不?未来,AI真的能取代医生吗?
“从技术角度看,AI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大量的高质量训练数据、算法的优化程度以及临床验证,在处理复杂病例、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诊断等方面仍有局限性。”一位持续关注“DeepSeek”的三甲医院信息领域专家告诉记者。
他还提到,多数群众并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不容易识别具体的症状体征,可能会给DeepSeek提供一些错误的信息,因此,不建议患者自己盲目用DeepSeek诊断并治疗。
采访中,自治区一名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还提到了自己对医患关系的担心,她说,一些社交媒体上传播的“DeepSeek‘化身’中医开药方”等信息,可能会误导部分患者盲目相信AI结果,除了带来健康风险,对医患关系也是一种挑战。“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患者主动应用AI技术关注健康是一种趋势,积极对自身疾病进行深入理解,也能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从法律层面来看,个人使用DeepSeek“看病”也存在风险。
上海市锦天城(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律师袁波表示,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如果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进行自查或自我诊断,并据此进行治疗,而未经过专业医生的确认,那么一旦出现问题,用户通常需要自行承担因使用该建议而产生的风险。
袁波还提示,医生在使用DeepSeek等智能工具辅助工作时,应将其作为参考而非决策依据,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核实和评估,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禁违规使用人工智能开处方。医生在使用智能工具辅助工作或违规使用人工智能开处方时,一旦出现问题,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2025考研国家线下降专家: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复试要提前准
-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心用情上好开学第一课
- 低水平!天津最新流感分级预警来了!
- 女总监和前夫诈骗公司8000余万元潜逃海外上海警方依托国际警务
- 漳州高新区春风行动靖圆专场招聘会:家门口的就业盛宴!今
- 历下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多举措做好春季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今日
- 申进科回应女中学生好奇轰炸机:知道我也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