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知行看点 2025-02-28 热点资讯 91 次浏览 0个评论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淑芳

  清晨7时,城市公交三级调度指挥链悄然启动。

  市公交集团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全市交通路网如星河铺展;20公里外的市公交集团经营六部二级调度监控平台,调度员周玉凤已开始标注早高峰“热点区域”;而市公交集团经营六部精品一车队三级调度监控室,调度员张春核对完成首班车司机健康数据——从“宏观决策”到“片区调控”,再到“末梢执行”,一张密织的三级调度网络,正将城市公交系统的响应效率推向新高度。

  那么,城市公交系统是如何运营调度的?公交“千里眼”又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的?2月27日,记者走近公交战线上的“指挥官”,探秘城市公交运行背后的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的秘密。

  第一级:“智慧中枢” 全局统筹

  9时15分,在东泉公交站点,一辆501路公交车临时改“路号”驶入4101路公交车的站台。这趟微循环线路公交车并没“走错门儿”,而是特地在高峰期来增援客流量相对较大的4101路公交车的。

  市公交集团各级调度监控指挥平台通过对线路客流特征的大数据分析,在行车计划编制上“跨线路”统筹使用区域内的运力资源。与过去面对面下达调度指令不同,赶来“支援”的司机不用见调度员,直接看车内一块小屏幕上的车号、发车时间等信息,就可以完成发车,效率更高了。

  那么,是谁发出的跨线“支援”指令?在市公交集团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占据一面墙的巨大LED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车辆运行状态,公交线路走向,道路是否畅通,司机乘客情况……一切尽收眼底。在这里,大街小巷里正在运行的公交车随时被“追踪”着。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算法。全市181条线路的调度指令,全都从这里发出。”市公交集团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总调伍金荣轻点触控屏,随着一级和二级、三级区域公交线实现集中调度,区域内涉及到的各条线路、各车队不再“各自为战”,而是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

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市公交集团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总调伍金荣(左)正在与调度员对线路进行研究调整。记者梁淑芳摄

  遇到大客流、突发状况时,集中调度的优势十分明显。年初,因为降雪和交通事故,六道湾附近几条公交线路出现了客流承载缺口,并触发三级调度联动——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向二级和三级调度监控平台发出“跨区增援”指令;经营部调度员一键调派3辆备用车“填空”;线路调度员同步接收司机排班调整信息。20分钟后,积压客流疏散完毕。“若按传统单级调度,至少需要2小时。” 伍金荣说,统一灵活调度整个区域内的公交车,让公交“活”起来了,速度也提起来了。

  三级联动优势不仅体现在公交车调配上,智能中枢系统还在帮助乘客寻找失物方面不可小觑。

  伍金荣回忆说,2月12日11时02分接客服热线中心反馈,乘客乘坐45路公交遗落了装有羽毛球拍的黑色袋子,一级平台第一时间给45路公交车车载机发送寻物信息,并与二级平台联络群沟通,11时34分二级平台回复袋子已找到,并将失物送到了北郊客运站调度室。“半个多小时,失物回到了失主手中,这速度归功于三级联动机制。”她感慨道。

  第二级:区域“战术指挥部” 精准拆弹

  与一级调度监控指挥中心一样,市公交集团经营六部二级调度监控指挥平台,一片忙碌。

  调度员周玉凤拉开黑色座椅,坐下来。随后,她双眼紧盯面前的电脑显示屏,迅速敲打键盘发出指令。

  该经营部下属3个车队,10条线路共293辆车。“每个绿点都是正在行驶的车辆,车辆上方的绿色代表畅通、橙色代表中度拥堵、红色代表严重拥堵,通过GPS定位,我们可以实时掌握车辆位置,很直观地显示行车间隔。” 周玉凤介绍说,她要确保每条线路准点发车,还要实时监测路面情况,灵活调整车次、发车时间。

  只见,周玉凤紧盯着屏幕,很快用笔将这些数据填写在行车记录表上。很短的时间,她熟练地完成了一辆车的调度工作。

  “你现在看调度员这么快就能完成一次调度,其实,调度员们熟练操作的背后,是有大量的功课支撑的,这其中就包括查客流。”作为二级调度监控平台调度组长的冯燕燕说,每个月,调度员都会利用休息时间,跑到所负责线路的一些站点,实地统计客流情况。

  “统计客流情况时,调度员选择在自己负责线路的某个站点上。在一个小时里,调度员会拿着客流表,一边记录车号和时间,一边目测车中乘客人数。然后,再汇总后交给车队。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更顺利地调度车辆了。”冯燕燕介绍道。

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市公交集团经营五部驾驶员王莹正在操作查看接收到的调度指令。记者梁淑芳 通讯员马楠摄

  春节期间,因车辆电网故障影响,当时运营的59路公交车需要回到场站维修充电。调度监控平台迅速抽调了就近的车辆,发送指令——另一头的应急车辆作为区间车运营,临时“替班”,通过车载语音引导司机切换路线,解了“燃眉之急”。

  记者在调度监控系统上看见,通过乘客刷卡数据算出的满载率,会直接显示在每趟车的记录框内。同时,调度员还会在另一块屏幕上,调出重点线路的车厢监控画面,同步进行监测。

  周玉凤指着监控画面说,绿色箭头表示公交车辆正常行驶,虽然每个司机有自己的计划行车时间表,可是城市道路状况瞬息万变,如果出现了堵车或间隔过长的情况,就需要进行人工调度。

  “9时,正是上班高峰。现在看到的601路,市区方向客流量很大。” 周玉凤从监控看到,水泥厂等站点上车乘客较多,如果客流继续上升,将每6分钟发出一趟区间车,直接到几个大客流站将乘客运至人民路立交桥,从而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第三级:线路“神经末梢” 动态监督

  “高师傅,下一站有轮椅乘客需要接驳,请延长停靠时间。”在104路公交车三级调度监控室内,线路调度员张春通过车载监控发现特殊需求,迅速语音对接司机。

  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调度监控室,日均处理200余次临时调度:车辆故障时,及时调用匹配替代车辆;遇乘客突发疾病,联动交警开辟“生命通道”;甚至能依据车厢拥挤度数据,动态开放“越站通行”权限。每辆公交车的反馈数据,又实时回传至上级调度平台,形成决策闭环。

  “高峰期客流较多,请大家减速慢行,进出站鸣喇叭,密切关注路面状况……”张春每天要编辑十几条温馨提示语,群发给所有上线司机,提醒大家时刻谨记安全。

  电脑屏幕上,两列横向坐标标注出该线路往返途经的站点,线路上正在运营的司机、车牌号、车速均化作一个个小图标,随着车辆行驶,图标不停变化跳动着。

  “这个圆圈里的数字表示车速,司机的车速不能过快或过慢;这里显示红色表示该路段有拥堵,我们要及时提醒司机……”张春介绍,调度平台不仅可以动态监控全市所有运营车辆,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动为车辆和司机排班,替代之前的人工调度,让公交每次发班更加合理,让乘客出行更加方便。

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在规划一路公交车场,线路调度员张春正在与驾驶员进行沟通,收集意见。记者梁淑芳 通讯员汪转转摄

  “请立即发车!”“请注意规范驾驶!”……一个个调度指令的发出,需要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敏捷与快速。

  每逢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张春总会坚守一线。“车队里基本都是女调度员,我一个男的,得顶上去。”他笑着说。

  “大家对这位男调度员赞赏有加。”104路公交车驾驶员高勇说,他驾驶的公交车从规划一路至大湾,一共39站,重点客流是上下学的学生和老人,高峰发车间隔时间为6分钟左右,为驾驶员提前规划好吃饭时间,成了这条线最考验调度的难题。

  “我要给驾驶员留出十几分钟吃饭时间,不然根本搞不赢。”张春感慨道。

  在张春看来,调度员要想确保车辆顺利发出,光凭经验是不够的。“要做好和司机的沟通、交流。司机每天是和车辆打交道,我们就是和司机打交道,要精诚合作。”他说。

  精细化“时刻表”保“准点”运行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公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公交车的具体位置,让等车做到“心中有数”。

  公交车受路况影响,如何提高公交车的准点率?乌鲁木齐公交正在许多线路开展“准点”工程,致力于提升准点率,打造信誉公交,使公交服务可信赖、可预期。

  27日17时,记者在星光花园公交站登上一辆902路公交车,途经碱泉街、五星路、群艺馆、西大桥、大西门等到达黄河路,共10个站点,用时18分钟。驾驶员严辉告诉记者:“我们在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线路调度发车指令,保障线路运行准点有序。”

  从“望眼欲穿”到“掐点乘车”。 “现在用手机能看见公交车还有几站,再也不用盲目等待了。”从青年路乘车的市民李昊然展示着公交APP上的车辆动态。

  市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信息中心技术管理科副科长马楠介绍,目前,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181条线路2683辆车全部覆盖安装了北斗新一代卫星定位智能车载设备,40处现场调度室全部配装了网联屏计算机设备,建立了高效协同的三级调度指挥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可视”调度,线路调度人员可对车辆间距、行车速度、准点运行和客流等情况一目了然,采取优化措施科学调控,从而确保公交线路整体有序、高效、准点运营。

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市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信息中心技术管理科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市民如何使用便民出行软件。记者梁淑芳 通讯员马楠摄

  据统计,数字化科技使公交运力运能提升25%以上,到站准点率提升23%,线路服务满意率上升17.5%。

  “进入冬季以来,市民使用访问量呈上升趋势,日均查询达39万人次。”马楠透露,市公交集团以公交“车来了”便民出行查询APP应用为载体,推出“随手可查”的公交到离站预测、线路站点换乘查询等服务,让各族乘客轻松实现“踩着点子乘公交”。

  而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支撑,便是不断升级优化完善的公交智能信息化运营系统。

  未来,我市公交也将驶入“数智时代”。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将以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引擎,通过“本地部署、场景适配、分步落地”的系统化路径,进一步加速公交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智慧公交建设注入科技创新动能。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乌鲁木齐公交有个“指挥大脑”——探访城市公交三级调度监控智能中枢》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