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弘扬时代清风 全面振兴乡村

荆江评论:弘扬时代清风 全面振兴乡村

知行看点 2025-02-28 热点资讯 106 次浏览 0个评论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在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相关章节,不仅首次将“加强宗祠规范管理”“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纳入乡村振兴治理框架,而且进一步明确要求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

多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乡村文明建设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回避,如高额彩礼、低俗娱乐活动和人情风盛行。有的地方婚俗风气不正,农家娶一个媳妇要掏空一个家庭;有的地方沉迷于带彩打牌,赌博输光农民的血汗钱;有的地方除常见的红白喜事外,还有订亲、升学、参军、乔迁、祝寿、满月等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这些不良习俗靡费农户家庭不少支出,加大家庭消费负担,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由此,还延伸出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低俗恶搞、厚葬薄养、贪污腐败等问题,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引发了乡村人际矛盾,扰乱了乡村社会秩序。当此时,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整治乡村歪风邪气,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弘扬时代新风是共筑美好生活的关键。实现乡村振兴,要提升村民生活水平,还要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涵养浓郁的淳朴民风。乡村振兴必先净社会风气,破除陈规陋习、惩治歪风邪气,亟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加强乡村文明治理,净化乡村道德环境,推进乡村道德、家庭美德、村民品德和村风民俗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传承农村优秀传统精神,弘扬孝老爱亲、遵德守礼、言行文明、遵纪守法等传统美德。让文明新风滋润村民生活,让层出不穷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移风易俗必须依法依规构建破除陈规陋习的“硬约束”和“软服务”机制,并付诸于切实的行动。各地要将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细化为“专项治理高价彩礼、低俗娱乐、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相应的村规民约,成立治理机构、夯实治理阵地、落实治理责任,发挥乡村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持续开展“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活动,选树典型、崇尚先进,表彰孝老爱亲、勤劳致富、见义勇为、担当创新,以鲜明的价值导向,达成共识、凝聚人心、团结民意,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良好家风。大力倡导健康娱乐、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喜事廉办、丧事简办,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塑造乡村文明新气象,全力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精神文明具有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移风易俗有助于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我们要深入探索治理乡村陈规陋习的有效途径,勇于创造柔性、灵活和多样化的移风易俗方式,教育引导村民将文明新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引领乡风文明向善向好,赋能乡村经济振兴,增强乡村社会的温暖度和农民生活的幸福感!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荆江评论:弘扬时代清风 全面振兴乡村》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