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灾害严重威胁荒漠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基础设施,机械沙障等防沙措施能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秸秆、芦苇、人工合成材料等)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原材料紧缺、强度不足等问题,亟需研发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型防沙材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
据介绍,我国西部荒漠地区风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至25年。到2025年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将迎来大量退役,而风电场往往与需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地区接近或重合,这种地理重叠的优势为防沙原材料的供应和风机叶片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可能。
△退役或损坏风力发电机叶片(a)和不同孔隙度新型多孔沙障(b)
据了解,科研团队以退役或损坏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为原料,采用切割、钻孔等工艺,制成新型多孔沙障。经过紫外老化、高低温交变、冲蚀磨蚀、抗弯强度等测试,发现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弯强度、热稳定性,抗紫外线老化和耐磨蚀等性能,抗弯强度是木质复合板材的14倍;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沙障能有效改变风沙流结构,减少近地面风沙输移。
△无沙障时不同高度输沙通量分布
△和不同孔隙度沙障存在时输沙通量分布
新型多孔沙障兼具柔性沙障的多孔结构和刚性沙障的材料强度,适用于温差变化大、紫外线辐射强烈、风沙活动频繁的严重沙害地区,在防沙材料和风机叶片资源化回收利用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王妍 郑中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同江口岸持续上新冲刺新年开门红
- 淄博、滨州机场建设传来新消息,山东市市通机场蓄势起航今日
- 星巴克中国回应全球裁员千人:不涉及中国区,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 山东一市纪委监委通报,一人主动投案
- 空中校车背后的山乡巨变
- 春来水暖鸭先知
- 思特威:2024年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65181%
- 过火面积2平方米竟致3人死亡!小小火苗何以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