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孙满桃)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指引示范作用,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残联共同发布6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各级人民法院和残联密切协作,做深做实残疾人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打通残疾人司法保障“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
如山东青岛中院和青岛市残联通过“1+N”调解机制,化解涉残疾人劳动合同纠纷,有力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利。北京海淀法院在立案阶段精准识别涉残疾人案件,跟进提供无障碍诉讼服务,会同残联成功调解涉残疾人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浙江温州鹿城法院、福建莆田仙游法院会同残联合力化解两起涉及听力残疾人的纠纷,用司法护航“无声的世界”。黑龙江哈尔滨呼兰法院为残疾人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并由残联提供手语翻译等诉讼辅助服务,让残疾人解纷更无碍。湖南长沙天心法院邀请残联调解员联合调解,妥善化解一起视力残疾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仅做实定分止争,更推动小区物业公司安装无障碍设施,解决残疾人后顾之忧,让他们“看见”公平正义。
下一步,最高法与中国残联将加大司法服务供给,增强纠纷解决效能,传递保障残疾人权益鲜明价值导向,营造引导全社会共同理解、尊重、关心、支持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来源: 光明网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知识窗禁止鸣笛到底是怎么抓拍的呢?
- 150亿还是170亿?AI大模型预测《哪吒2》全球最终票房|科技圆桌
- 拍客|小狗落水陌生人手拉手下堤坝施救目击者:有爱又温暖
- 【至善德育】奋进工业柳州,逐梦辉煌未来——柳州市第六中学组
-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么离谱的谣言咋来的?
- 露营推车变身遛娃神器
- 当你的手机出现这3个现象,要警惕是否中了木马病毒!今日头
- DeepSeek带火这个岗!急缺,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