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落下帷幕,内蒙古铁路运输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作为集大原高铁(集宁-大同-原平)开通后的首个春运,这条全长26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线路,不仅以“首秀”之姿成为春运主力军,更以数据与实效印证了北疆交通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高铁首秀:破解春运“老大难”
集大原高铁的加入,直接重构了内蒙古春运格局。数据显示,春运期间中铁呼和浩特局发送旅客434.5万人次,其中丰镇市作为新晋高铁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丰镇北站日均发送旅客1768人次,较高铁开通前增长140.5%。过去,丰镇居民前往太原需辗转普速列车近6小时,如今高铁将时间压缩至2.5小时,实现了“早饮草原奶茶,午品山西刀削面”的跨省生活圈。一位返乡务工人员感慨:“往年抢票像‘打仗’,今年高铁票随买随走,终于不用在绿皮车里挤十几个小时了。”
运力升级: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集大原高铁的运能释放效应显著。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均新增1万客座能力,开行直通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的高铁动车组17对,覆盖杭州、上海、重庆等12省市。以包头至上海为例,既有普速列车需33小时,高铁则将行程缩短至10小时内,且新增的“急客通道”服务让赶车旅客实现15分钟快速进站。春运期间,呼和浩特东站志愿服务队累计协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200余件,充电台日均服务超500人次,细节服务彰显“高铁温度”。
经济赋能:一条线激活一片区域
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经济动脉。乌兰察布站作为集大原高铁枢纽,春运期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0%,当地冰雪旅游因“高铁+景区直通车”模式迎来爆发。呼和浩特至太原的高铁贯通后,两地商贸合作签约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8%,印证了“高铁一响,黄金万两”的联动效应。此外,海拉尔至广州的全国最长临客K4292次列车与高铁网络互补,形成“快慢结合”的立体运输体系,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未来展望:高铁网助力北疆腾飞
集大原高铁的春运实践,是内蒙古深度融入全国高铁网的缩影。它标志着北疆从“普铁时代”迈入“高铁时代”,更以“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蓝图,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未来,随着高铁网络进一步加密,内蒙古将加速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圈,书写更多“千里草原一日还”的民生故事。
2025年春运,集大原高铁用数据与口碑证明:一条铁路的贯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串联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如同一条银龙,载着北疆人民的归乡梦、致富梦、发展梦,驶向充满希望的春天。(供稿: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车辆段 王博)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一夜过去,乌克兰局势新进展!
- 全国甲、乙级!福建这些民宿入选
-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涉及新质生产力、农产品价格……今日头
- 淮阴师范学院:迈入新学期奏响新乐章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 中国银联:银联会议APP非中国银联产品
- 过火面积约1000平米!安全观影,正确逃生
- 全国人大代表吉明东:全力以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