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Transparency
2025年2月28日,当城市已入梦乡,位于佛山高明与肇庆高要的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建设工地上,一排排大功率LED照明灯将施工面照得亮如白昼。在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中,广东广湛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涛站在12米高的施工平台上,目光扫过延绵数公里的作业带——这里正在上演高铁建设的“夜间大会战”。

夜晚的施工场景,照明设备将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打亮
广湛高铁由广东省铁投集团所属广湛铁路公司建设投资,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的钢铁动脉正迎来关键节点——2月28日凌晨,记者探访建设现场发现,近万名建设者正与时间赛跑,在机械轰鸣声中向着主体工程全面收官发起冲刺。

白天的施工场面
与雨季竞速的“黄金窗口”
在15标段施工现场,广东广湛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涛手持施工图向记者介绍:“目前机场段主体工程完成率已达94.51%,正处于收尾攻坚阶段。”据他透露,项目已投入9540名作业人员,创下建设高峰期纪录。

项目已投入9540名作业人员,创下建设高峰期记录
夜间施工的必要性源于广东特殊的气候规律。“每年4月后持续强降雨将影响土方作业,现在必须争分夺秒。”陈涛表示,为抢抓雨季前的施工黄金期,各标段正采取“人停机不停”的4小时轮班制,力争尽快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尽可能减少雨季对工程进展的影响,从而为3月份大面积土方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
“白夜”下的项目攻坚战
“夜间施工如同在钢筋舞台上跳舞。”站前15标项目经理郭少广站在其中一段施工完成的作业面上向记者解释这项特殊挑战。在照明灯的照射下,记者看到施工人员配备了安全绳、头灯与反光背心。黑夜之中,能见度问题得以解决,项目方投入的以大功率LED灯组为主的照明设备功不可没。

混凝土浇筑车操作员
面对更为隐蔽的安全隐患,施工团队建立起立体防控体系。对于建设者来说,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疲劳、反应速度下降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操作失误的风险。因此,施工现场每个工点都安排了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同时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捕捉施工面异常震动。
在15标项目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专门划分出了休息区,休息区内备有桌椅、茶水以及小食供人休息放松。“我们实行强制休息制度,每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并强制中途休息。”郭少广向记者介绍。

隧道外围施工面,建设者佩戴安全绳作业
“毫米级”精度的守护者
在16标机场2号隧道深处,隧道一队班组长刘清勇正带领着338人的团队进行衬砌主体施工,其中广湛线45名工人,轨道二线90名钢筋工、24名混凝土工、165名木板工,以及14名吊车司机。
刘清勇手持游标卡尺测量钢筋间距:“误差必须控制在±20毫米内,这是保证结构安全必须恪守的底线。”记者现场见证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人员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严格限定在20-50厘米,振捣棒插入间距不超过40厘米,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外观质量达标。

塔吊将建筑材料吊起
钢铁长龙孕育粤西新希望
随着一方方混凝土浇筑、定型,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段主体工程进入倒计时。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通车后,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将压缩至90分钟,不仅将便利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还将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为粤西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的交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加速实施和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不仅是铁轨的延伸,更是发展机遇的拓展。”陈涛望向正在不断刷新进度的隧道作业面感慨。深夜2时,当记者离开工地时,混凝土罐车依然川流不息,焊花如星雨般洒落——在这片不眠的工地上,建设者们正用汗水浇筑着粤西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

运用激光水平仪的同时,建设人员也在进行人工测量
截至记者发稿,省铁投集团所属广湛铁路公司投资建设的广湛高铁新安隧道全隧安全顺利贯通,标志着广湛高铁全线50座隧道已全部顺利贯通,为后续全线无砟轨道施工扫除了障碍,广湛高铁项目建设取得阶段突破性进展。
文、图、视频|记者 严锦程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2024年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15
- 春起珠江繁花盛,花城花开齐相邀——第60届全国仿真植物及配套
- 详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一地明确:生三孩奖3万!
- 深夜,泉州一道观功德箱被人搬走!警方回应:4人已被捕今日
- 安徽将迎雨雪雷电+大降温!
- 环县非公企业党委:互联互动聚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 周口市教体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