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佳俊
“大家猜猜我多大年纪了?”3月6日,湖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主题分享会上,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略显调皮地问台下观众。
尽管已经86岁,但卢光琇仍然忙得不亦乐乎——看诊、讨论病例、开会……去年国庆前,她还和团队前往西藏开展优生优育义诊。
卢光琇的父亲卢惠霖教授是我国医学遗传学奠基者。1978年,英国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年近八旬的卢惠霖教授敏锐察觉到,这项技术有希望在胚胎体外发育阶段排除遗传风险,实现优生梦想,提出“我们一定要做试管婴儿”。
卢光琇被父亲的精神打动,主动请缨:“我来!”
在父亲的指导下,1980年卢光琇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小组,并确定了优生优育“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第二步,将辅助生殖技术和遗传工程相结合;第三步,在配子和胚胎水平进行遗传学改造。
1988年,我国诞生了两例试管婴儿,成功实现“第一步”。此后,卢光琇和团队向“第二步”迈进,将辅助生殖技术和遗传工程相结合的研究,助力优生优育。
“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事业就有价值。”卢光琇说,2021年起团队承接了长沙市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健康民生项目,截至目前已服务16万余个育龄家庭,“根据卫生经济学评估,该项目为社会节约经济成本达10亿元。”
“世界最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库在哪里?”分享过程中,卢光琇再次提问。
“长沙!”台下观众抢着回答。
“是的,在我们长沙,就在我们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光琇自豪地说,经过45年发展,凝练“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的“优生强国梦”正在实现。
“女性以独特的视角和才华,为世界带来色彩和温暖,以智慧和勇气撑起半边天。”卢光琇说,当前自己和团队正在着手“第三步”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配子及胚胎水平进行基因改造的动物实验研究等,未来希望借此攻克一些难治性重大疾病。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人民论坛网评汇智聚力,共绘为民同心圆
- 李锦泉、李晓坚、李辉聪三人合力,成功救起溺水游客今日头
- 5个整版!5个为什么!关于哪吒,《成都日报》今日推出深度剖析
- 原始部落试婚习俗,你想去吗
- 这东西热卖!乐视发文责令:下架并销毁!
- 赵亮、周志红、邹联克,被罢免
- 芦家湾乡王庄村的羊光大道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