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发表在《Antiquity》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又称两河流域)古代灌溉系统的复杂程度,该系统围绕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的埃利都而建。研究人员通过细致的考古测绘,发现了超过4000条人工运河,这些运河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期间灌溉着该地区的700多个农场。
庞大的灌溉网络
这项研究详细地描绘了一个由幼发拉底河滋养的、极其发达的灌溉网络。研究团队利用卫星图像、无人机、地貌分析、历史记录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该地区的考古遗迹进行了全面 mapping。他们发现,至少有200条主要运河直接从幼发拉底河引水,而这些主要运河又连接着另外4000条较小的支渠,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灌溉系统。
农场规模与运河特征
据研究负责人Jaafar Jotheri 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所有这些运河都与古老的幼发拉底河相连,灌溉着超过700个农场。这些农场的面积大小不一,小的约5000平方英尺,大的则超过20万平方英尺。
研究人员发现,主要运河的长度至少为1公里,有些甚至超过了8公里。它们的宽度在6到16英尺之间。而较小的支渠则相对较短,有些只有32英尺,宽度也较窄,通常在3到6英尺之间。
古代农业技术
研究报告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是灌溉的主要水源。过去的农民需要掌握从河流引水到农田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是从一些简单的办法逐渐发展而来的,比如在裂隙处挖掘几米的运河。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长达100公里的运河。”
研究人员还发现,幼发拉底河的河堤地势较高,这使得水可以仅仅依靠重力流向农田。此外,河堤上的自然断裂也使得水可以直接流向洪泛区。这些自然条件为建立灌溉渠道网络提供了便利。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研究人员也坦诚地指出,由于年代久远,很难确定哪些运河在哪个时期被使用过,而且“不太可能所有运河都同时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之间运行。”幼发拉底河的后期改道导致埃利都最终被遗弃,而没有被重建,这使得古代景观得以保存下来。对特定地点的挖掘可能会有助于精确地确定运河网络的具体年代。
研究人员认为,“将运河和农场的特征和尺寸与楔形文字泥板上的同时代描述进行比较,可以为更广泛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农业实践和管理提供额外的宝贵见解。”
埃利都的战略意义
根据古代苏美尔王表,埃利都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这项研究表明,该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精密的城市规划,其水资源管理体系,即依靠幼发拉底河建立的灌溉系统,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该灌溉系统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埃利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农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水资源管理在古代文明的兴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未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将会进一步揭示这一地区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低水平!天津最新流感分级预警来了!
- 华安:补偿标准公布!涉及被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青苗等!今
- 女总监和前夫诈骗公司8000万元潜逃国外,警方依托国际警务协助
- 张新民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 重返双航站楼时代,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恢复运行
- 沿街商铺起火,致2人遇难!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提示!
- 设15座车站途经嘉定闵行两区,上海市域嘉闵线建设有新进展今
- 1死1伤!小火亡人悲剧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