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柳线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横贯南北,穿越山川与河流,连接过去与未来。
3月初,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的王学军再次来到洛阳供电段管内的焦柳线,参与接触网跨段集中修。王学军熟练地扛着两节车梯走在轨枕上,步履轻快。就像他的日子,从军人,到接触网工,一路走来,坚实又稳健。

2025年3月3日,焦柳线集中修,一天两个天窗点。倒春寒带来雨夹雪,考验着集中修战场上的每一个人。 曹志强 摄
走着走着,就该退休了。
“王学军,前几天怎么没见你?”
“去段上签退休合同了。”
扎根铁路34年,一眨眼,就将成为过去了。一个月后,王学军将退休。
王学军,1987年从军入伍,1991年退伍入路,当了一名接触网工。在部队练就的过硬体质,在接触网工的岗位上得以施展。高空作业,砍伐危树,雨天步行巡视设备,全都不在话下。别看他即将年满55周岁,单杠上还能连翻好几圈。每天两个天窗,作业结束后,王学军还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跑到煤山公园打打乒乓球,根本不像快该退休的人。

2025年3月3日,新乡供电段月山维修车间高空作业人员对88号支柱腕臂状态进行检查。 张永明 摄
王学军本可以选择轻松点的工作,但他却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焦柳线跨段集中修中。“干了一辈子接触网工,最后一班岗,一定要站好!”
王学军总是冲在最前面。从组装车梯,到起车梯,再到在车梯底盘上安装抓轨器。一系列操作,严格按标作业。这个快退休的老师傅给新工做足了榜样。

2025年3月3日,王学军趁着推车梯的功夫给年轻人传授经验。 尚帅 摄
3月3日,倒春寒带来雨夹雪,考验着集中修战场上的每一个人。
焦柳线集中修,一天两个天窗点。9点至12点,上行天窗。中午在网外稍作休息。13点至16点,下行天窗。
“我经验多,多干一点,大家就少一点风险。”焦柳线天窗属于V型天窗,一行停电检修,不耽误另一行跑车。看见新工想从线路侧接递东西时,王学军急忙提醒:“向田野侧走。好习惯要早养成。”从高空作业,转移到地面辅助,王学军也不闲着。推车梯的功夫,他还不忘耐心给年轻人传授经验。
“冷不丁离开干了一辈子的接触网,是否会不习惯?”同事问他退休了以后要干点啥。
王学军说:“退了休,就有大把时间了。我要先回老家烟台小住一段时间,趁父母健在,尽尽孝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提前祝愿王师傅站好最后一班岗之后,尽享宁静幸福的退休时光。
(来源:中国网 作者:段雅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全国甲、乙级!福建这些民宿入选
- 济南一餐厅员工后厨上厕所?涉事店家:在洗土豆,已报警今日
- 奉化校园你点我检守护舌尖安全
- 杜海峰委员:谋划西部县域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
- 破1500万!《哪吒2》频频打破港澳地区票房纪录
- 电视剧《猎狼刀》在甘肃卫视、宁夏卫视首轮上星开播
- 极目政情退休近4年,60后张奇被查
- 荆州:深耕法治沃土绽放平安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