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冒尖,绿意蔓延。近日,沉寂了一个冬季的永顺县双凤村又喧腾热闹起来了。
土家铜号吹起来,土家山歌唱起来,土家美酒喝起来……春光明朗的日子,这个人烟稀少的村子里早早地忙碌开来,男女老少搭台列队,用土家族传统“拦门酒”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土家佳酿浸渍心脾,茅古斯舞表演粗野奔放,原生态土家山歌穿插其中,悠扬嘹亮,一时间欢歌笑语在山崖里阵阵传响。

在村里的陈列室,游客们将一架纺织机围了起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技艺州级传承人毛先翠正在展示土家织锦技艺。
起边、配色、打花……木质织机吱呀作响,操作者手脚并用,挑花木构流畅走动,不一会儿,一副土家织锦的底边花带已经成型。
“土家织锦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每织完一段便要加入纬线隔断压紧。”毛先翠飞针走线,一边打花一边向游客们介绍传统工艺技术。上百股黑色经线紧密排布,各色棉线穿插搭配,通过手工艺人周而复始的挑花走线,最终让杂乱的线条规律排列,丝丝入扣,完成从线到面,从单一到复杂的精湛演艺。

土家织锦采用“反织法”挑织图案花纹,尤其考验记忆力,工人往往根据图案形状选花配色,预先在头脑中描摹走线顺序,下构挑花全神贯注避免出错。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八勾”织锦图案精巧细密,花色经典,勾勾连环,象征土家儿女热情团结的民族性情。
毛先翠从小学习土家织锦,在耳濡目染之下渐渐习得一身本领。如今,她能够编织100多种织锦图样。据她介绍,土家织锦历史悠久,作为土家织锦技艺传承人,她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融合创新出更多实用可靠的手工精品,传统工坊里诞生了琳琅满目的时尚玩意儿:衣帽服装、沙发靠垫、挎包香囊,各色文创产品不仅将传统工艺智慧延续至今,也成为了土家族人筚路蓝缕、安居乐业的生活影像。游客们精心挑选心仪的文创织品,并拍照打卡,心满意得。
“百鸟朝凤”玻璃栈台半耸云端,龙凤瀑布飞泄而下,土家门板宴大楼拔地而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双凤村,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升级,景区项目逐步完善,自然风光与非遗文化相得益彰,一场“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图景呼之欲出。
(来源:中国网 作者:包伦金)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种植户心里有了底!农技人员入田间科学施策助春管
- 漳州首例!
- 早春乍暖还寒老年人巧用中医药方法养生防病
-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么离谱的谣言咋来的?
- 不到2年时间,她虚开发票67张,侵占公款76万余元用于消费!四川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 芦家湾乡王庄村的羊光大道
- 湖南沅陵撞船事故已致2人遇难,当地水运从业者:库区水位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