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治理效能。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回顾总结国家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立法、国家战略等重大议题提出议案、提案。这些议案和提案并非空泛的理论探讨,而是深植社会现实,广泛吸纳各界民意,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关切。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特征,这种民主模式不同于西方以定期选举为主要参与渠道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使民主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和评估,确保民主贯穿始终,让人民真正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承担着传递社情民意、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职责。他们不仅要了解中央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情况,还要广泛收集民众意见,确保决策科学精准。全国政协通过组织调研、座谈、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乡村、社区、项目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推动政策优化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种具有高度参与性、响应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其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印证。尽管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2024年中国经济仍实现5%的增长,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治理效能上的直接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和提案,为中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确保政策制定精准有效。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决策能够迅速制定并落地,不会因缺乏共识而延误或拖延。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4万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精准的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在优势。例如,“以旧换新”政策在春节期间大幅促进了消费,仅8天时间,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的销售额就超过了310亿元人民币,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
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出强大的治理效能,既保持国家稳定,又推动经济发展。两会的召开正是这一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确保人民的声音得到充分表达,使人民的愿望最终转化为国家发展的现实动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3月5日社论
原文标题:The two sessions reflect the strength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青春饺响导师情浓江南学校开展导师快乐成长小组活动今日头
- 任前公示朱百里拟提正厅,曾任华安县委书记!
- 气温将回升,未来几天海南天气→
- 韩国在建桥梁发生坍塌已致3人死亡
- 解读|发文禁用AI处方为哪般
- 超级大回暖!但先别急……
- 重返双航站楼时代,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恢复运行
- 设15座车站途经嘉定闵行两区,上海市域嘉闵线建设有新进展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