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知行看点 2025-03-07 热点资讯 113 次浏览 0个评论

健康,有时候就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神,就从指缝间悄然流逝。今天要讲的这个真实案例,真的让人痛心疾首,它时刻警醒着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的主任医师李初俊,分享过一位61岁刘先生的遭遇。刘先生在那几个月里,生活被莫名的不适打乱了节奏。每次上厕所,便血成了让他揪心的一幕,殷红的血醒目地出现在马桶里,这让他心里直发慌。而且,大便的次数也像失控了一样,越来越频繁,原本规律的生活被搅得一团糟。在家人的催促下,忧心忡忡的刘先生来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最终确诊为晚期直肠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刘先生和他的家人笼罩在阴霾之中。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在和医生深入交流病情的过程中,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被揭开。原来,整整20年前,刘先生就做过一次肠镜检查。当时,肠镜显示他的直肠部位有一个5毫米大小的腺瘤样息肉。可那时候,或许是因为对这种小毛病不够重视,又或许是心存侥幸,想着身体应该能自行“搞定”这个小麻烦,刘先生并没有听从医生进一步处理的建议,就这么让这个小小的息肉在自己的肠道里“安了家”。谁能想到,这一放任就是整整20年,原本不起眼的小息肉,在岁月的“滋养”下,竟然发生了质的恶变,变成了让人谈之色变的直肠肿瘤。

回想起刘先生的经历,医生满是叹息,言语中满是惋惜。其实,在这漫长的20年里,刘先生本有两次绝佳的“救命机会”,可惜都被他错过了。第一次机会,就是在刚发现这个5毫米息肉的时候。在医学上,对于这种直肠腺瘤样息肉,通过微创切除手术来处理,是再常见不过的手段了。这就好比在小火苗刚冒头的时候,及时泼上一盆水,轻松就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极大程度上预防息肉发生癌变。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然而,刘先生当时没有采取行动,让小火苗有了继续蔓延的机会。第二次机会出现在息肉可能已经开始癌变的早期阶段。即便此时息肉已经发生了不好的变化,但凭借如今先进的内镜切除技术,依然有可能在不损伤肠道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将病变部位精准切除,保住肠道器官的完整。可遗憾的是,刘先生还是没能抓住这次机会。因为他的拖延,病情一步步恶化,最终到了不得不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地步。这种手术不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身体上的创伤也更大,而且治疗过程中所耗费的钱财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从刘先生的遭遇中,我们不禁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肠息肉容易发生癌变呢?这可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健康的关键问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陈伟庆告诉我们,从息肉大小的角度来看,那些个头超过5毫米的息肉,就像班级里调皮捣蛋的“刺头”,恶变风险相对较高。还有那些形状扁平、带有绒毛成分、呈现凹陷状或者锯齿状的息肉,也都属于容易“闹事”的类型,最好尽快切除,以免留下后患。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再从肠镜下息肉的形态来说,如果看到息肉外观粗糙,开口呈现星芒状,或者有凹陷、出血、扁平、溃疡、坏死等情况,那就得格外小心了,这时候的息肉恶变几率可不低,及时切除是当务之急。

另外,从病理类型来看,腺瘤性息肉、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以及锯齿状病变息肉,大多都是“危险分子”,恶性的可能性较大,医生也会建议尽早切除。不过,陕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吴凯更是提醒大家,其实只要发现肠息肉,不管它看起来“乖不乖”,最好都及时切除。曾经有一项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上的大规模研究明确指出,所有类型的息肉都存在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没有一个能被我们忽视。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察觉到肠道可能长出了息肉呢?其实,肠道出现息肉并非毫无征兆,只要我们细心留意上厕所时的一些异常表现,就能发现蛛丝马迹。

比如说,如果你持续感觉到腹部有不适,老是腹胀、腹痛,就像肚子里有个小恶魔在捣乱,那可别不当回事,这很可能是肠息肉在作祟。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去医院做个肠镜检查,把问题查个清楚,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肠镜取出息肉并进行活检,看看它到底是“善类”还是“恶徒”。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还有,当肠道里多了息肉这个“不速之客”,大便习惯也会跟着发生改变。原本每天按时报到的“老朋友”,可能会变得不规律起来,一会儿便秘,好几天都不来一次;一会儿又腹泻,一天跑好几趟厕所,甚至便秘和腹泻还会交替出现。这时候,你就得警惕了,赶紧去医院排查一下是不是肠息肉在搞鬼。

另外,便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信号。要是你经常发现便后有滴血的情况,或者大便表面附着着新鲜的血液,那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很有可能是肠息肉发出的危险信号。最好尽快去医院找医生检查,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梁宝松给出了一个特别实用的建议:人到中年,一定要去做一次肠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肠癌这个“隐形杀手”,早期症状特别隐匿,要么毫无症状,要么症状不典型,很难让人察觉。而肠镜检查就像是给肠道装上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精准地发现肠道内的息肉等病变。要是能在早期及时发现息肉并切除,说不定就能把肠癌这个可怕的疾病挡在门外,有效预防它的发生。

既然肠息肉这么容易“变坏”,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它发生癌变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宋正己表示,95%左右的肠癌都是由息肉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不过大家也别太害怕,因为息肉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从最初的息肉恶变成癌,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时间。这就给了我们充足的机会来预防,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把息肉癌变这个“大麻烦”拒之门外。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首先,要避免总是久坐不动,多运动起来。想象一下,每天坐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肠道也跟着“偷懒”,蠕动变得缓慢。而多运动就像是给肠道注入了一股活力,能让它欢快地“舞动”起来,加速粪便的排出。这样一来,肠道内的垃圾和毒素就能及时被清理出去,不给息肉生长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每天清晨去公园慢跑一会儿,感受清新的空气,让汗水尽情挥洒;或者下班后去健身房,跟着动感的音乐跳一跳操,放松身心的同时,也为肠道健康加分。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其次,一定要避免便秘。长期便秘的人,肠道内的粪便就像一堆“垃圾”,长时间堆积在肠道里,不断刺激肠道黏膜,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慢性炎症,甚至可能长出肠息肉。所以,我们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去厕所“报到”。上厕所的时候,可别再抱着手机不放了,长时间如厕会让肠道压力增大,不利于排便。你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每次上厕所不超过5分钟,慢慢地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再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也至关重要。我们每天吃进嘴里的食物,直接影响着肠道的健康。尽量多吃新鲜、天然的蔬果,它们就像肠道的“清洁工”,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把肠道里的杂质清理干净。在烹饪方式上,要尽量做到少油、少盐、少肉,避免吃那些过于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同时,要做到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让肠道每天都能“享受”到均衡、健康的美食。

最后,对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的人来说,重视孕前检查非常关键。因为这种疾病具有遗传性,很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这类人群在准备要宝宝之前,一定要去做个肠镜筛查。通过检查,提前了解自己的肠道状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为下一代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肠道,作为我们身体里负责排便的重要器官,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勤劳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给予它足够的关注,定期做好健康筛查,借助肠镜这个有力的工具,及时发现肠道内的息肉,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运动,保持规律的排便,让肠道时刻保持活力,远离大肠癌的威胁。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61岁男子息肉拖成癌!医生叹息:他有2次救命机会,可惜都错过了》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