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有关民营经济立法的话题,仍是今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近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新增了“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等多项规定,引发各方热议。
结合此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相关精神,舆论普遍认为,二审稿进一步将党中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操作的法律条款。这场“政策入法”的立法实践,正在为我国民营经济打造“带牙齿”的制度保障。
多位民营经济领域代表委员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与市场信心重构的关键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加速出台,有望让民营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广大民营企业家大胆闯、放心干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
回顾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一路上少不了各种磕磕碰碰,既有鲜花掌声,也有荆棘曲折,但民营企业韧性强、活力足,在市场风雨的洗礼中完成了一次次蜕变与进化,它们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更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从科创常青树华为到大模型新锐DeepSeek,从深耕传统农业的新希望到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用实际行动标注了中国经济的新高度。
今天的民营企业,步入了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考验和内需不足的现实挑战,稳定市场预期成为重中之重。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调研显示,有72%的民营企业最担忧的是“政策不可持续”,而立法正是破解这一焦虑的根本之策。
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基本方针政策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并一以贯之落地落实,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新征程上,沿着什么样的政策方向前行,事关5700多万家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的未来,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紧密相连。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所言:“这部法律草案让民营企业看到,党和国家推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比黄金更珍贵。”
用立法为民企发展定心,更要用立法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通过立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打破市场准入壁垒,清除一系列制度性障碍,用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让市场要素配置更优化,助力民营经济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策春风拂面,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朋友圈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感慨,引来众多微信好友的点赞。悄然间,3月的中国,已春意盎然。(顾阳)
来源: 经济日报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关注!2025四川教育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
- AI赋能,这一板块有望启动
-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的管理,AGA临床实践建议更新!今日头
- 会议通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今日
- 去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次今日头
- 迎合需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旗下工厂民转军
- 山东女孩花12w,穷装117㎡新家,全屋高级大方,没有一丝俗气
- 春运期间新疆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5346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