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发现了活性氧超氧阴离子是药物分子合成的催化剂,为人工设计高效生物催化剂开辟了全新路径,在生物制药、绿色化工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这一成果今天(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一直以来,活性氧超氧阴离子都被贴上“健康杀手”的标签,这个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肆意切割DNA、破坏蛋白质,甚至被证实与癌症、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全球科研力量都在竞相研发清除它的“护盾”。但是这项研究发现,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证实超氧阴离子可以作为酶的催化工具生产药物分子,突破了超氧阴离子现有“负面”功能的传统认知,证明自然界的智慧远超人类想象,那些我们普遍认为的“有害分子”,或许正是打开未来科技的钥匙。
该研究成果将为开发新型酶制剂开发、重构天然产物合成途径提供宝贵的分子进化蓝本;同时将加速麦角生物碱等抗抑郁药物的新药开发和绿色制造的过程。相关酶制剂的开发将为传统化学合成提供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推动医药制造向高效、环保的范式转变。(来源:央视新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么离谱的谣言咋来的?
- 这东西热卖!乐视发文责令:下架并销毁!
- 是真的!去年奖金分红8亿元,494名员工收入超100万元!充电宝公
- 南京一高校副院长被指婚内出轨女博士生,网友自称男友晒出多个
- 解读|发文禁用AI处方为哪般
- 机器人来了,约不?
- 迎合需求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旗下工厂民转军
- 600亿美元订单,军火大洗牌,俄制武器爆发,中国武器加速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