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潜在威胁——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

警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潜在威胁——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

知行看点 2025-03-06 热点资讯 101 次浏览 0个评论


编者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器官特异性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本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液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最终导致广泛性肝管破坏、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为显著特征。PBC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三项:①胆汁淤积酶的异常升高;②血清抗线粒体抗体或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抗体阳性;③肝组织学支持PBC。迄今为止,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甚明确,感染和自身免疫可能与本病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简称mTG)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有关,尤其是PBC。

近日,波兰华沙大学Tomasz Bauer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mTG与PBC之间的潜在关联,并提示mTG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Bauer教授表示,mTG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及其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值得关注,未来需要进一步评估mTG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


文章发表封图

(doi: 10.3390/molecules30040762)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简称mTG)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制剂,能够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mTG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例如它具有改善蛋白质的凝胶性、乳化性、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常用于肉制品加工,能提高肉制品的弹性、保水性;在乳制品中有助于改善质地;在烘焙食品中可增强面团的韧性和弹性等;此外,在纺织、皮革等行业也有一定应用。


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mTG与PBC之间的潜在关联。首先,他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了抗mTG的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与九种不同的PBC特异性抗原之间的反应性。这些抗原包括PDC-E2、gp210、p62、LBR、Sp100、Sp140、PML、KLHL12和HK-1。实验中,每个抗原都被溶解在0.01 M的碳酸盐缓冲液(pH 9.6)中,并以2.5 μg/mL至1.0 μg/mL的浓度包被在ELISA板上。随后,加入针对mTG的鼠单克隆抗体,经过孵育和洗涤后,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抗小鼠兔IgG抗体进行检测,最后通过TMB底物显色,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OD)。


为了进一步验证mTG是否能够抑制PBC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研究团队还进行了竞争性ELISA实验。实验中,mTG作为竞争性肽段,与PBC患者的血清共同孵育,随后检测其对PDC-E2、gp210、PML和KLHL12抗原与抗体结合的抑制效果。实验中使用的mTG浓度范围为0至1000μg/mL,以评估其对特异性结合的抑制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抗mTG的多克隆抗体与PBC特异性抗原的反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图1)。具体而言,PDC-E2、gp210、PML和KLHL12抗原的OD值分别为1.4±0.3、1.95±0.3、1.5±0.2和1.0±0.2,且这些反应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警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潜在威胁——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