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2025年3月,全国两会如约而至。
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农民生计?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望春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他围绕这一话题,准备了《关于有效保护好野生动物,避免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建议》。

郑望春。受访者 供图
郑望春在日常调研中发现,随着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系列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但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野生动物频繁下山,和人类“抢地盘”。
“每当农作物正要成熟或半成熟季节,就频繁遭受野猪、猴子、野鸡等野生动物的损坏。”郑望春称,尽管农民们想尽办法,还是挡不住这些“不速之客”,辛苦种植的农作物遭到破坏,这不仅打击了农民积极性,还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对此,郑望春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并出台有效的保护措施,设置专人专岗,根据区域实际需求,定期对受到野生动物侵扰的地区,采取专业驱赶或合理威慑等科学、人道的保护措施,切实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效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刘备为什么没把涪城会变成鸿门宴?2月28日听梁满仓揭秘跨有荆益
- 衡南县三塘星火小学:以哪吒精神赋能开学
- 闪电短评|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 泉城开启升温之旅
- 成都如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市政协委员雷鹏:让青年人才留得
- 不到2年时间,她虚开发票67张,侵占公款76万余元用于消费!四川
- 春来水暖鸭先知
- 幼儿园将免费?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