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3月4日电 (杨予頔)近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锂矿通过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新增氧化锂资源量44万吨,累计查明氧化锂资源量112.07万吨,成为四川省首个氧化锂资源量超百万吨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也是迄今为止亚洲探明资源量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
据悉,党坝矿区位于阿坝州可尔因地区。2007年,党坝矿区查明的氧化锂资源量不到1万吨。与党坝矿区相距不远,同样处于可尔因地区的李家沟锂辉石矿床彼时的勘查同样进展不顺。然而几年后,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下属单位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打开了锂资源“大门”,在李家沟取得重大突破,探明超大型规模矿床。
2011年,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将党坝矿区采矿权和探矿权范围纳入整体勘察。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文春介绍说:“李家沟和党坝矿床都存在地表土壤覆盖厚、矿体露出比较少、分布规律难以掌握等难题。但每个矿床各不相同,比如李家沟的锂矿呈‘平行状’聚集,而党坝矿体像‘雁阵’聚集。这也意味着李家沟的成功经验不能直接复制到党坝矿区。”
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专业方法综合应用与协同结合矿床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学研究方法,找矿团队对矿区成矿条件、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锁准了厚大矿体的隐伏部位后,通过钻探等地质工程去验证及控制矿体。综合10多个科目共同深入研究,最终党坝矿床隐伏矿形态和空间位置逐渐清晰。“从矿区的坡面图来看,要找的矿脉就像一条‘细飘带’,不规则地从地表向地壳深部延伸。我们发现了矿脉踪迹后,接下来就是布设钻孔。”野外现场负责人、高级地质工程师蔡云华介绍。
据悉,整个工作区高差2200米,技术人员在其中布设140多个钻孔,累计进尺4万余米。“最终圈定了11条锂矿体,其中一条主矿体资源量占比超80%。”蔡云华介绍,在第三阶段找矿工作中,找矿团队创新应用液压便携式钻机先进工艺实施一基多孔、一孔多支绿色勘查技术,解决了钻孔深部变形变位大偏离矿体的技术难题,大幅提升勘查效率。
据悉,自2011年以来,党坝锂矿勘查投入经费超1.7亿元人民币。10余年间,党坝矿区探明氧化锂资源储量超112万吨,实现三个阶段的找矿突破,刻下了新的“锂”程碑。(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至善德育】奋进工业柳州,逐梦辉煌未来——柳州市第六中学组
- 衡南县三塘星火小学:以哪吒精神赋能开学
- 非遗英歌舞点燃泉城夜经济,济南环联夜市3月1日开启文化狂欢盛
- 飙到22℃后马上大转折:济南本周雨雨雨,大风降温也连着来今
- 山东未来云谷项目园区展现新貌
- 郊狼。泛滥成灾。猎人负责清剿行动
- 新央企,总经理亮相
- 美胁迫别国打压我半导体产业,外交部:损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