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步入60岁的人们愈发珍视健康,而体重,这个看似平常的指标,却蕴含着关乎健康的大学问。今天,咱们就来唠唠60岁后,身高170的男性,体重究竟多少才正常。
王大爷,一位刚刚退休的老人,满心热忱地投入到养生的行列中。在他的观念里,“千金难买老人瘦”这句流传许久的话,就如同养生的金科玉律。为了能让自己的体重降下来,他毅然选择了吃素,每天的餐桌上,几乎见不到一点荤腥。

大约三个月前,王大爷偶然间发现了体重的变化。原本120斤的他,体重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滑,掉到了100斤。起初,他还暗自欣喜,以为是自己长期坚持吃素、控制饮食的成果。可渐渐地,他察觉到身体有些不对劲。皮肤开始发黄,就像被一层蜡质包裹着;右上腹时不时传来一阵疼痛,刚开始还能忍,后来愈发频繁,让他坐立难安。
察觉到异样的王大爷,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赶忙去了医院。在医院里,各种检查一项接着一项,王大爷的心里七上八下,充满了不安。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他被确诊为肝癌。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期控制饮食,身体严重缺乏营养,体重也跟不上,医生无奈地表示,他已经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只能通过姑息治疗来尽可能地延长生命。这个消息,让王大爷和他的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 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地域差异显著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嚷嚷着自己胖了,可定睛一瞧,不过是体重增加了区区2斤。实际上,对于肥胖,有着一套严谨且科学的衡量标准。由于不同地区、人种在身体特征上存在差异,肥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就咱们国家而言,BMI(身体质量指数)的正常范围在18至24之间;数值处于24至28,则被认定为超重;而一旦大于28,那便属于肥胖范畴了。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显示,我国成年人的超重率达到了34.3%,肥胖率为16.4%,这两个数字相加,已然超过了半数,达到50.7%。这意味着,在我国成年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体重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并且,据相关预测,这个数据还将持续攀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超重肥胖率将高达65.3%。

肥胖,就像一个隐匿在暗处的健康杀手,对身体的危害是全方位且深远的。从一个人还是孩童时起,肥胖带来的影响便如影随形,甚至会贯穿一生,几乎累及身体的所有器官系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指出,肥胖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生物力学性问题
过多的脂肪堆积,使得体重远超正常范围,身体在日常活动中的受力也随之发生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比如,呼吸道周围被过多的脂肪包裹,就像给呼吸道套上了一层厚厚的枷锁,导致呼吸变得不畅,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夜间睡眠时,会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不仅影响睡眠质量,长期如此,还会对心肺功能造成极大损害。另外,过重的体重让关节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就像一座桥梁,长期承受远超设计负荷的重量,关节软骨磨损加剧,久而久之,便容易诱发关节炎等疾病,给患者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

### 代谢问题
体内脂肪堆积过剩,会严重扰乱正常的代谢秩序。原本有条不紊进行的代谢过程,因为过多脂肪的干扰,变得紊乱不堪。这就使得身体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以糖尿病为例,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物质,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无法被有效地利用和代谢,从而引发糖尿病。高血压也是同理,肥胖导致身体的血容量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长此以往,血压便会升高。
### 其他类型的问题
肥胖不仅会引发上述问题,还与肿瘤、心理障碍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超重与200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肥胖者体内的激素水平、炎症反应等都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温床”。同时,由于身材肥胖,在社交、生活等方面可能会遭遇一些困扰,进而引发心理障碍,如自卑、抑郁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千金难买老来瘦?我国研究:老人微胖更长寿
一直以来,“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人都认为,人老了,瘦一点才健康。然而,一项来自我国的研究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在长寿这件事上,老人们胖一点,似乎更具优势。
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在《自然·老化》上发表了一项极具意义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对2.7万余名老年人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令人意外,在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那些处于超重/轻度肥胖状态,即BMI在24至31.9之间的老人,可能更为长寿。

这背后有着科学依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而微胖的老年人,他们的营养状况相对更好。即便不幸罹患疾病,他们身体里储存的能量也能支撑着身体去对抗疾病的侵袭。打个比方,就像两座房子,一座储备了充足的物资,另一座物资匮乏。当暴风雨来临时,储备充足的房子更有能力抵御风雨的冲击。微胖的老年人凭借着更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扛过疾病的伤害,从而更有可能实现长寿的目标。
那么,60岁之后,体重究竟多少才合适呢?这就需要借助BMI的计算公式了,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按照上述研究中的BMI为24来计算,对于身高170厘米的男性来说,体重约为70千克较为适宜;而身高160厘米的女性,体重在62千克左右比较合适。不过,可别以为一直微胖就万事大吉了。2021年《流行病学年鉴》上发表的一项历经73年的研究指出,年轻时保持正常体重,到了年老时微胖的人群,死亡率会更低。这说明,体重的合理变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

## 老了想体重稳定、长寿,中年开始要做好4件事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大不如前,想要改变身材,难度可比年轻时大多了。所以,若想在老年时期拥有稳定的体重,实现长寿的目标,从中年时期就得开始行动起来,做好以下4件事至关重要。
### 吃饭吃7分饱
控制饭量,是保持体重的关键一环。每餐进食时,建议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那七八分饱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就是当你用餐时,还没有强烈的饱腹感,但此时若离开餐桌,也不会觉得意犹未尽,没有什么特别的遗憾。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就一定要果断放下碗筷,及时离开餐桌。因为再继续停留,面对美食的诱惑,很容易就会忍不住多吃,导致摄入的热量超标,进而让体重失控。

### 均衡饮食很重要
在饮食方面,保持膳食摄入的均衡是重中之重。平日里,要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谷类食物也不可或缺,作为主食,它们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蛋奶类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对维持身体正常运转起着关键作用。当然,也不能只吃这些,适量摄入肉类同样必要。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优质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只有各类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为维持健康体重打下坚实基础。

### 适度运动
对于中年人而言,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和体重稳定的“法宝”。每天不妨多走走路,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消耗热量。也可以选择慢跑,在清新的空气中,迈着轻盈的步伐,让身体微微出汗,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游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水中,身体仿佛摆脱了重力的束缚,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锻炼,还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压力。骑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微风拂面,也是一种惬意又有效的运动方式。建议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运动时间,每周累计运动不少于150分钟。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体重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 保证睡眠质量
睡眠,就像身体的“修复师”,对维持正常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睡眠不足,身体的正常代谢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激素分泌失衡,很容易导致身体发胖。所以,每天要保证有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睡眠不足的人,可在白天适当午睡来补充睡眠。午睡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到1小时为宜,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充分恢复,为保持健康体重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体重的合理控制绝非小事,千万别盲目追求过瘦的身材。适当的轻度肥胖,或许才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选择。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150亿还是170亿?AI大模型预测《哪吒2》全球最终票房|科技圆桌
-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 JHEPReports丨普伐他汀或可降低老年肝纤维化高风险人群全因死
- 漳州东山出台沙滩保护管理办法
- 坏回暖来了上热搜,此次回暖是否异常?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 早春乍暖还寒老年人巧用中医药方法养生防病
- 西安多个地铁站拟更名
- 扬我军威!一下解决两国,055舰队实弹演练,五眼联盟集体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