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知行看点 2025-03-05 热点资讯 65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大众的认知里,“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俗语,似乎把长寿的奥秘与日常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我们从小就听闻“吃饭八分饱”是养生妙方,觉得这样既能保持良好身材,又能延年益寿。可大家有没有想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步入老年,身体状况早已和年轻时大不一样,曾经奉为圭臬的“吃饭八分饱”,还真的适用于这个阶段吗?这得从老年人特有的健康问题——老年综合征说起。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老年综合征,可不是什么让人一头雾水的医学专业词汇。简单来讲,它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用得久了,各个零部件都开始出现磨损、老化,运转不再顺畅。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就被统称为老年综合征。

我在中医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李大爷,一位75岁的退休教师,他多年来一直严格遵循“吃饭八分饱”的原则,心里想着这样肯定能让自己的身体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向着长寿的目标稳步迈进。可谁能料到,最近半年,李大爷却频繁遭遇头晕、乏力的困扰,整个人看起来精神萎靡,体重也像坐了滑梯一样明显下降。看着日渐消瘦的李大爷,家人心急如焚,赶忙带着他到医院做了详细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大爷身体出现这些状况,竟是营养不良在作祟。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这个真实的例子,就像一记警钟,狠狠敲醒了我们:老年人的饮食需求,和年轻人相比,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恰似一座历经岁月洗礼、逐渐变得破旧的古堡,为了维持日常的正常运转,它急需更多优质的“修缮材料”,也就是营养。所以,一旦过了70岁,在饮食方面,就得格外留意下面这些要点。

## 饱腹感≠营养足,观念得更新

很多老年人觉得,吃饭只要吃得饱,肚子不饿就行,却没意识到这其实是个大大的误区。上了年纪后,人的胃口明显变小,吃一点就觉得饱了,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就好比一辆老旧的老爷车,它的油箱因为长期使用,容量变小了,装不了太多油,可要是想让它继续平稳行驶,就必须得加更高质量的燃油,才能保证动力。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 蛋白质,身体的“加固砖石”要备足

蛋白质,在我们身体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建造房屋不可或缺的砖石,承担着修复和重建身体组织的重任。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速度加快,就像古堡的城墙开始出现松动、剥落,这时候更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入1 - 1.2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一座古老而庄重的城堡,而蛋白质就是那些坚实的石块,只有不断用这些石块去修补城墙,城堡才能屹立不倒,保持坚固。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 适度增热量,给身体“油箱”加加油

不少老年人为了控制体重,担心身材走样或者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常常刻意减少热量的摄入。可他们不知道,这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必要,这就如同给老爷车的油箱加足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稳稳地行驶,不至于因为动力不足而抛锚。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 维矿不可少,给身体“管道”通通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吸收营养的能力大不如前,就好像一座老房子,里面的管道因为年久失修,出现了堵塞,水流变得越来越小,无法顺畅地输送到各个地方。所以,老年人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像那些颜色鲜艳的深色蔬菜,如绿油油的菠菜、翠绿的西兰花,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以及营养丰富的全谷物等。这些食物就像是疏通管道的神奇工具,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维持正常运转。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 水分常补充,像呵护花草般照顾身体

老年人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水分摄入不足。年纪大了,身体的感知能力变弱,往往感觉不到口渴,这就导致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我们都知道,要想让一盆珍稀的花草茁壮成长,就必须时刻关注它的水分需求,及时浇水。对待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老年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 - 1700毫升的水,时刻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在充足水分的滋养下正常工作。

经过这些分析,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吃饭十分饱”或许才是更为恰当的饮食原则。但这里所说的“十分饱”,可不是让大家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而是要在食物的质量和数量上,都精准满足身体的实际需求。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话着重强调了饮食有节的重要性,不过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节”的含义就需要我们更细致、更精准地去把握。而在《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医学典籍里,也记载了诸多适合老年人滋补身体的食材,像枸杞、黄芪、当归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食材巧妙地融入到日常饮食当中,它们既能为老年人的身体增添丰富的营养,又能起到调理身体的奇妙功效,就如同给老旧的老爷车换上了高级机油,让它能够更加顺畅地行驶在岁月的道路上。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具体可以这么安排饮食:每餐的餐桌上都要有优质蛋白质的身影,比如鲜嫩的瘦肉、鲜美的鱼肉、营养丰富的蛋类,还有各式各样的豆制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那些颜色深的蔬菜,营养更加丰富;适量食用全谷物,像糙米饭、燕麦片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益处多多;不妨多选择一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香脆的坚果、健康的橄榄油等;另外,为了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提醒,比如在刚醒来、饭前、午休后等时间点,及时喝上一杯水。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记住,老年饮食可绝非简单的“吃饱”或者“吃少”就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要“吃对”、“吃好”。这就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出,每种营养元素都如同一个独特的乐器,只有它们各自奏响美妙的音符,相互配合,才能共同谱写出一曲关于健康长寿的华丽乐章。所以,让我们赶紧摒弃“吃饭八分饱”这个固有的观念,用心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精心打造一份专属的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饮食计划。毕竟,美好的晚年生活,既需要时间的沉淀与馈赠,更离不开我们自身用心的呵护。从现在开始,从每一口饭菜做起,为老年人的饮食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70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5点》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