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余佳雪
通讯员 刘达 吴迪
“房间很宽敞,新家感觉很哇塞……”3月6日上午,领过钥匙打开房门后,30岁的梁黄黄眼睛里满是喜悦。作为武汉博士后人才公寓的第一个住户,他将在这里度过3年时光。
当天,武汉市首个博士后人才公寓在武昌沙湖畔揭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精测院、岩土所、水生所等在汉高校院所的30余名博士后成为公寓的首批住户。

首批30余名博士后即将入住公寓
暖阳照在米色的窗帘上,显得格外温馨,洁白的墙面上,工作人员还帮着挂上了壁画,窗台上,服务专员早已摆放了一盆盆小绿植。
记者看到,房间里客厅、卧室、厨房、厕所、阳台布局合理,这套57平方米的房子里,空调、冰箱、厨具、床椅、衣柜等一应俱全。
明亮的房间、精致的装修、崭新的家具,一切都让他有了“回家的感觉”。
梁黄黄是安徽人,目前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系统体系机构等方向。他介绍,目前居住在武大校内的学生宿舍。
“这里环境好多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拿着钥匙打开房门,眼前精致温馨的布局和崭新的家具,他忍不住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喜悦的场景。
“这里临近地铁,旁边就是沙湖,还是湖景房咧,”他乐呵呵地说,工作在东湖边、生活在沙湖畔,“骑单车就可上下班,太爱这座城市了。”
站在阳台上,春风拂面,看着楼下整洁的马路、翠绿的花坛,博士后车越之也很满意,连连称赞环境好。
武汉博士后人才公寓位于武昌区中北路沙湖中心,地处中科·武大智谷环高校创新带、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核心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配套齐全。
这栋公寓为15层独栋建筑,共70套房间,户型均为一室一厅,单套建筑面积约为57平方米,主要面向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在汉重点高校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人才,给予最长三年减租优惠和便利服务。
工作人员介绍,首批30余名博士后已陆续办理手续,即将入住公寓。
武汉将持续深化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
记者看到,在公寓一楼,还精心设计打造了阅读、休闲、学术沙龙、社交联谊、运动健身等公共空间,由人才服务专员提供事务代办、信息咨询、生活便利、组织活动等服务,为博士后人才营造“安业、安身、安心”的良好环境。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配备了共享办公、共享活动、共享健身等一站式配套服务空间,博士后可实现“拎包入住”。
在一楼大厅,几位博士后正在这里交谈,一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另一侧是台球、跑步机等休闲健身设备,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场地免费对青年博士后们开放,“我们将为大家打造交流互动的阵地平台,开展各类沙龙联谊活动。”
“我2012年到武汉,我曾忐忑:一座陌生的城市,能否承载科研人的诗与远方?武汉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博士后王鑫哲也是首批入住者,他说,从博士后留汉专项补贴到科研成果转化绿色通道,他看到了把人才需求刻在心上的满满诚意。
武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寓将积极打造博士后人才的“生活圈”“朋友圈”和“创新创业圈”,除了满足“住”的基本需求,还将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创业路演等一系列活动,致力于把公寓打造成博士后的交流枢纽、留汉窗口。
当天,距离博士后人才公寓不远的九万里武昌人才基地,同步开展了今年首场博士后人才科技成果展,集中展示来自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人才的44项前沿科技成果,涵盖北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
活动现场,11个博士后人才项目进行路演,吸引10余家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参与,现场开展对接洽谈。2023年,武汉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支持在汉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吸引集聚博士后人才,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成果。
“将布局建设更多博士后人才公寓,开展融入城市、婚恋交友等多样化活动,完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更多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武汉市人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武汉爱才敬才的满满诚意,将优化升级“武汉英才”计划,持续深化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起航扬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深化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搭建多样化校地企合作平台,举办博士后人才科技成果巡回展,帮助青年人才找资金、找市场、找场地。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张文宏教授:慢乙肝全流程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 【后续】路边停车收费标准来了,长泰人须知!!
- 家人们,这类菜真的可能致癌,建议少吃!
- 看图学习·奋进的春天丨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总书记这样论三农
-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 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正式发布今
- 大连将新建一座255公里跨海大桥,中建三局参建
- 黑龙江省伊春市公安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郑春严重违纪违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