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钢铁动脉让“流动中国”充满澎湃动能

时评:钢铁动脉让“流动中国”充满澎湃动能

知行看点 2025-03-06 热点资讯 51 次浏览 0个评论

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其顺畅高效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24年数据令人欣喜,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背后是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与降本提质增效的成果,而中欧班列、公铁水智能“运力网”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时评:钢铁动脉让“流动中国”充满澎湃动能

2025年3月5日,中欧班列装载完毕从物流中心驶出。柏旭 摄

当满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11天后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时;当云南咖啡豆乘着“滇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现身欧洲咖啡馆时——这些流动的钢铁脉搏,正以中国速度重新定义全球物流格局,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钢铁丝路重塑国际物流新格局。铁路,这一诞生于工业革命的运输方式,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欧班列突破传统海运“漂洋过海”、空运“高处不胜寒”的局限,用精准的“铁路方程式”解开了物流效率与成本平衡的难题——比海运更快捷、比空运更经济的黄金性价比,让重庆制造的笔记本电脑直达欧洲超市,义乌小商品化身“班列爆款”。更值得关注的是,返程班列载回的俄罗斯木材、波兰乳制品,让这条双向通道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纽带”。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通道。

多式联运中枢激活经济毛细血管。在广袤国土上,呼和浩特局包头铁路物流中心使用智能化装车系统,2小时即可完成“万吨大列”煤炭装车,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昆明局洛羊镇站在站台下安装带式输送机,鲜花水果按照每秒1米的传送速度直抵每一节车厢。更令人瞩目的是,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的深度融合正在创造新奇迹——20余个机场与铁路车站实现设施直连,四大航空公司与铁路票务系统互联互通,旅客在任一平台即可“一站式”购票。这场“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协同创新,正在为现代物流注入强劲动能,开启智慧交通新篇章。

每一公里钢轨都是竞争力。铁路物流的深层变革,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成本公式。诸如,乌鲁木齐局三坪营业部巧妙地将货场内闲置待返空的40英尺集装箱作为番茄酱的“专属座驾”,让新疆番茄酱搭上中亚粮食回程班列,使得企业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成都铁路口岸开启“先查验后装运”全流程试点,缩短通关时间,拼装货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口岸操作费用降低20%以上,同时单箱装运效率提升,帮助企业进一步节约了物流成本。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出中国铁路“一箱到底”的物流组织智慧,更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通过精细化运营将每公里钢轨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支撑。

新时代坐标下,绵延的钢铁动脉跃动着“中国速度”,丈量着国土经纬,校准高质量发展坐标,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热土上续写着现代化征程的壮美诗行,让“流动的中国”永远充满澎湃动能。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华东 赵倍)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时评:钢铁动脉让“流动中国”充满澎湃动能》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